图: 位于福建厦门的丹麦投资 ECCO 制革厂是蓝湿牛皮环保加工企业的典范 进口环节的小变化,换来企业新活力 浙江桐乡高桥镇工业园区一家沙发革制革厂,自2006年开始,便全部中断了进口生皮,转而进口蓝湿皮。几年下来,不仅改善了工厂的环境,也让工厂从叫苦不迭的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日子比以前滋润了不少。原本一天要排3000吨废水,现在去除生皮鞣制环节后, 一天只排放650吨废水,这650吨废水大部份还是后段涂饰工序产生的。从生皮到成品革一般经过生皮鞣制,蓝皮回水片皮,皮胚涂饰,一直到成品革等环节,其中环保焦点的重金属铬污水排放主要产生在生皮鞣制环节,蓝皮回水片皮加工基本没有污染产生。 去除生皮加工环节后,效益增加了,去年一年出口额1.2亿美元,产量也是过去的3倍。 另一方面,生皮的进口价格波动很大,风险也更难把控,因为生皮只能存放几个月,不可能大批量进口,所以这个月的进口价格和下个月也许会相差好几倍,工期就很难把握,但蓝湿皮可以存放10年,我在价格低点的时候大批量采购也没问题。 原本进口生皮,检验检疫通关环节需要3-7天,而进口蓝湿皮,性状就比较稳定,常温下可以保存很久,检验检疫部门给予了绿色通道,一般当天即可完成通关。皮张的快速通关有效地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对提高产量和利润都有显著的效果。同样的厂房和员工,效益增加了至少3倍,这一变化仅仅来源于进口环节的小变化。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多个地区包括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已经关停了大部份企业的生皮鞣制加工环节,有一些企业正尝试进口蓝皮和成品胚皮,生皮进口占比正逐年下降。 环保一小步企业一大步 从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进口环节的一个小变化,让一家皮革厂一年可以少排放废水70万吨,产量增加三倍,工期缩短一倍多,如果算一笔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总账,环保的一小步,的确可以换来企业效益的一大步。 学者建议,国家环保政策的提升,应逐步鼓励原皮进口企业从原先的进口生皮为主向进口蓝皮转型。相关海关、商检部门应研究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相关蓝湿皮集中采购平台的发展,以此提升原皮进口的环保集约化控制。 具有百年历史的皮革行业是一个涉及人类衣食住行五大传统行业中“衣”的产业,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决定了对皮革原料需求是不断增长增长的。而皮革行业涉及服装、鞋类、家具、汽车座垫等下游行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地方就业和税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各地方的毛皮鞣制企业逐步停止生皮加工,下游行业只能转而向能进口蓝湿皮的口岸寻求货源。而直接进口蓝湿皮可将污染挡于国门之外,这对相关口岸增加进口量和产业幅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转自:铁晟原皮 |